寓真
山西省晋东南地区行署轻工局及人事局原干事
寓真(1942.11-)本名李玉臻。男,山西武乡县人。汉族,1966年毕业于北京政法学院法律系,先分配到海南岛黎族苗族自治州昌江县,任海南岛昌江公安机关刑警、预审办公室负责人。后调回山西,历山西省晋东南地区行署轻工局及人事局干事、科长,中共晋东南地委委员、政法委书记,晋东南地区中级法院院长,山西省政法委员会副书记,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院长、党组书记,大法官。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
人物简介
寓真从中学时期开始新诗、散文创作,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这个时期的诗作《致某市长》、《冬夜秋收》被选入《山西文艺创作五十五精品选诗歌卷》。在海南昌江的数年艰苦岁月中,写诗填词以自勉自娱,对诗词艺术作了刻苦探索。进入中年以后,作品愈臻圆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著有散文集《远行集》,诗词《草缕集》、《漂萍集》、《霜木集》、《秋粟集》等,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诗词学会顾问。
相关报道
法官诗人的深情吟唱--寓真诗词读后
姚莹、汤梓顺两位先生编著的《寓真诗词选评》一书使我接近一位当代旧体诗词的作者、诗人寓真。
五四以来,新诗(白话诗)取代了旧体诗,成为中国诗坛的主流。但一些新文学大师如鲁迅、郭沫若、郁达夫、老舍、田汉等都仍在写旧体诗,并且取得杰出的成就。政治家、军事家毛泽东、董必武、叶剑英、朱德、陈毅也写出了卓绝的诗词珍品。尽管毛泽东告诫说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不宜在青年中提倡,但自五十年代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青年人写旧体诗词的越来越多。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应引起文学理论家、文学史家的注意。过去的现当代文学史著作不涉及旧体诗词,这不是正视现实的态度。
今人的旧体诗词作品,确有不少佳作,但也存在着问题。一是有些诗不讲平仄。所谓“新古体诗”,作为一种实验,可以允许。但我个人对不讲平仄的“律诗”、“绝句”,听觉上是通不过的。一是用韵,有人拘泥于平水韵。其实鲁迅、毛泽东、郭沫若、赵朴初都已突破了平水韵。一是入声字问题。有人按今天普通话的四声来分平仄,把普通话中已读成阴平、阳平的入声字当作平声字用。这作为一种实验,可以允许。只是我个人的听觉通不过。更重要的是思想感情问题。有些今人作的旧体诗,感情陈旧,没有时代气息。旧体诗的“旧”只是指形式。如果写出来的诗感情陈旧,那便像假古董,即使声律合格,也不能使今天的读者产生共鸣。
我读寓真的诗词,感到很大的美感愉悦。他年轻时就开始诗词创作,如今已是创作丰硕、卓有成就的中年诗人。他的作品基本上没有上述弊病。他写诗注重格律,讲究平仄、对仗、布局、构思。我没有发现他的律诗有“失粘”、“失对”之病。他的诗词的更为可贵之处在于立意新颖,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道出了当代人的思想、情绪、心态和意志。寓真的诗在用韵方面基本上按平水韵,但并不拘泥,也有突破。如《登长治老顶山》的第二、四、六、八句押韵用字“浓”(冬韵)、“葱”(东韵)、“踪”(冬韵)、“雄”(东韵)即突破了“一东”“二冬”的限制;《昭君墓》中的“人”(真韵)、“今”(侵韵)相押以及《山心》中的“棱”(蒸韵)、“清”(庚韵)相押等等,都突破了平水韵。这种不拘泥的诗韵运用,使诗思少受束缚,却保持了音韵的悠扬。
寓真在入声字的运用上,均按该字原来的声调归属,不因其在今天普通话中改换门庭而变化。如《山宿》第一句第六字“白”,是按此字原来的仄(入)声用的。(若按普通话读为阳平,便不合律了。)又如《秋思》第七句第七字“惜”,也按其原来仄(入)声用而不是按普通话读成阴平。我赞成这样的处理。今天许多方言地区仍存在入声。诗人的故乡山西虽属北方语地区,但仍有入声。入声在调节乐感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寓真诗在对仗上颇下功夫。如他的“秋吟”: 久劳案牍夏炎苦,又送年华秋雨侵。 名利最终如粪土,人生难得是知音。 晓风残月词中泪,流水高山琴上心。 反顾凭谁信高洁,自乘骐骥邸芳林。
这里颔联与颈联的对仗工整而蕴含深永。颔联不仅词性对,而且内涵对,反差强烈,爱憎分明。颈联则对仗中蕴含典故。“晓风残月”是柳永词中名句。柳永有“忍把浮名换成了浅斟低唱”句,连宋仁宗都说柳“何用浮名,且去填词。”“流水高山”是俞伯牙所奏曲名,钟子期听曲能心领神会:志在登高山,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洋洋兮若流水。柳永一生潦倒,与上联“名利”相联系,伯牙为友碎琴,与上联“知音”相呼应。这两联寓巧于朴,寓工于真,体现了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襟怀。
写诗讲求炼字。古人炼字的佳话很多,贾岛与韩愈“推敲”成了至今依然有生命力的词语。寓真的诗,注重炼字的地方不少。如《春游漫咏》:“吕梁春色卷云回,山里桃花蘸雨开。宛转驱车村畔过,伞遮淑女送眸来。”这里“蘸”字生动,“送”字含情,二字突出了诗的韵致。又如“石屋朝阳待燕临,坡田吮雨好开耕。犁敲黄土如弹键,奏响人间浑厚声。”这里“吮”字使坡田人格化,盼雨的心情(其实是待耕人的心情)被激活。三、四句意象沉凝,“浑厚”二字体现了土地的性格。再如《下山》:“隧深壁峭不暇看,左右争将画幅掀。蓦见春田翻碧浪,太行已下到平原。”一个“掀”字把下山时两侧风光迅速而层出不穷地突入眼帘的情景点得恰到好处。像“吮”、“掀”这等字,在古人诗词中是罕见的。寓真有一首七律《沐雨东山岭》,其最后两句是“游客摩崖读历史,山头瞰世屹前贤。”整首诗写的是海南岛东山岭的景像。末句写岭上立着李纲雕像。李纲是宋朝大臣,抗金有功,反对妥协,受到投降派的迫害,被贬到海南。诗句凝结了诗人对这位古代爱国者的崇仰之情。写那雕像,用一个“瞰”字写前贤雄视百代的胸襟,一个“屹”字写英雄顶天立地的伟姿。一俯一仰,爱国者的精神风貌跃然纸上。
寓真是笔名,诗人本名李玉臻,1942年生,毕业于北京政法学院,现任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他是大法官,又是诗人。执法是他的本职,写诗是他的爱好。我国古代以诗取士,为官都能为诗,优秀的诗人往往也是一方的良吏。韦苏州“邑有流亡愧俸钱”成为千古名句。而寓真与前人不同,他是社会主义时代的人民公仆。“诗言志”,“诗缘情”。寓真的诗词反映了他作为人民公仆的丰富感情和高尚情操。他有一首七律《新院落成》:
艰辛何足道三年,崛起如同在瞬间。郊野遥青秋色好,高楼洁白剑光寒。
双悬天镜清如水,两臂民情重似山。仰望国徽誓宏愿,鞠躬法治献忠肝。
此诗写新建的法院落成。全诗回荡着人民法官应有的清气、正气、浩气。当今腐败腐蚀着党和国家的肌体,简直可以说,我们正处在存亡绝续的关头!此时此刻,执法者的公正廉洁,刚直不阿,敢于碰硬,对于老百姓来说,无疑是旱季的甘霖。这首诗的好处在于它回答了人民的愿望。颔联中的“秋色好”“剑光寒”对仗工整,情景交融,蕴涵深刻。“剑”是古代武器,但它所蓄积的象征意义,不是任何现代武器所能替代的。颈联是个宽对,却语重心长,掷地有金石之声。末二句正面点明主题,仿佛“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是作者的修改稿。初稿为“若到风熏无讼日,好观汾水倚桥阑。”写美好愿望,馀韵依依,也有情致。
寓真还写有多首词,评析者或认为他的词胜于诗。我则认为二者难分轩轾。因篇幅关系,对他的词,这里就不多说了。我相信寓真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法官和诗人。愿他的本职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愿他的业余爱好绽放更美的花朵!
人民文学出版社《诗论·文论·剧论—屠岸文艺评论集》 (文 /屠岸)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3-15 00:32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相关报道
参考资料